新型抗菌劑與抗菌機理
新型抗菌劑與抗菌機理
新型抗菌劑,多次洗滌后仍能保持抗菌效果,可對醫(yī)療用品、衣服、家紡制品、口罩、尿布、紙巾、襪子等物品進行低成本抗菌處理。這種技術對合成纖維和天然纖維同樣有效,既可在衣物制造過程大規(guī)模應用,也可在家中自行對成品進行處理。
這種抗菌劑對目前在醫(yī)療機構中常見的病原體都進行過測試,包括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鏈球菌、綠膿桿菌等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在37℃的溫度下,經(jīng)過24小時后,并沒有細菌在織物上繁殖和存留。而且,經(jīng)該技術處理過的衣物在多個熱水洗衣周期的測試后,抗菌能力仍未受損,這表明這種抗菌劑即便在較為苛刻的條件下也不會從織物上脫離。這一特性也使其在食品包裝、醫(yī)療用品、兒童玩具、軍用裝備等制品上的應用成為了可能。
此外,這種抗菌劑形成的薄膜還可以改變物體表面的顏色、吸光性、反射率等性質(zhì),同時它還能使被處理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能。
抗菌劑分類極為廣泛,用于我們生活中各個領域,有效的研發(fā)更健康的,無副作用的抗菌劑是對我們生活的福音。
接觸反應抗菌機理:銀離子接觸反應,造成微生物共有成分破壞或產(chǎn)生功能障礙。當微量的銀離子到達微生物細胞膜時,因后者帶負電荷,依靠庫侖引力,使兩者牢固吸附,銀離子穿透細胞壁進入胞內(nèi),并與SH基反應,使蛋白質(zhì)凝固,破壞細胞合成酶的活性,細胞喪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。銀離子還能破壞微生物電子傳輸系統(tǒng)、呼吸系統(tǒng)和物質(zhì)傳輸系統(tǒng)。
抗菌_防霉資訊
TAG:   新型抗菌劑與抗菌機理

